从“玩泥巴”的懵懂学徒工到享誉三晋的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,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;从最初的“粗瓷”制作到所创作作品屡获业界大奖殊荣,并有多件作品被人民大会堂和国家级博物馆永久收藏陈列……40多年来,山西晋明堂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总工艺师葛银平守正出新、精业笃行,用匠心传承平定刻花瓷技艺,让传统艺术在创新中焕发新生。
走进山西晋明堂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的陈列大厅,釉料锃亮、造型典雅、雕工精美的平定非遗刻花瓷整齐排列,令人目不暇接。这些精美作品皆出自葛银平和他的同事们之手。见到葛银平时,他正和同事们精心修补陶坯上的小针眼,并为其上釉,一道道工序在他手中娴熟丝滑。
“和大多数手艺人一样,当初进入这个行当,完全是出于生计的考虑。”葛银平说。1983年,初中毕业一年的葛银平在母校平定县张庄镇宁艾中学老师的推荐下,进入平定县冠庄瓷厂工作。在现场作画、捏泥塑后,因葛银平“基础不错,有培养前途”,被厂领导安排到厂科研组,跟随厂里的王宝玲师傅学习陶瓷造型设计。
在厂里老师傅的指导下,葛银平一边刻苦提升自己的制作水平,一边不断加深对平定刻花瓷这一千年非遗技艺的理解。1985年,厂里推荐葛银平到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举办的陶瓷设计班学习;1991年,厂里推荐他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大专班进修,让他对瓷器制作工艺有了全面系统的认知和掌握。陶艺制作也从最初的谋生手段,渐渐成为葛银平想要坚守一